动植物标本馆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社会服务 > 动植物标本馆 > 正文

鹦鹉螺

发布人:日期:2022年05月04日 16:47浏览数:

鹦鹉螺(Nautiloidea

图1 生活中的鹦鹉螺

鹦鹉螺Nautiloidea属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软体动物门,头足纲、四鳃亚纲、鹦鹉螺目、鹦鹉螺科、鹦鹉螺属。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,但外形、习性等变化很小,有“活化石”之称。现在生活于热带海洋中的鹦鹉螺类仅有一科一属三种[1],鹦鹉螺Nautilus pompilius Linnacus(属的模式种),大脐鹦鹉螺N.macromphalus Sowerby和阔脐鹦鹉N.scrobiculatus Solander

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列入《华盛顿公约》CITESⅠ级保护动物。

鹦鹉螺的身体左右对称,背上生有一个与冠螺、蜗牛等腹足类动

物相似的,可以把身体完全保护起来的石灰质贝壳。鹦鹉螺壳内从壳中心到壳口,由一道道的弧形隔膜分隔成很多个壳室,利用这些分隔的腔室来充放气体以调整自身在海水中的浮沉,当腔室内的海水通过渗透作用从连接各腔室的细管排出体外,鹦鹉螺就会浮上来。鹦鹉螺的头部、足部都很发达,足环生于头部的前方。头部的构造同乌贼十分相近,口的周围和头的前缘两侧生有许多触手,但触手上面没有乌贼所具有的吸盘。

鹦鹉螺是一种有螺旋状外壳的海洋软体动物,平时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层用腕部缓慢地匍匐而行。也可以利用腕部的分泌物附着在岩石或珊瑚礁。在暴风雨过后,海上风平浪静的夜晚,鹦鹉螺浮游在海面上,贝壳向上,壳口向下,头及腕完全舒展。基本上是底栖动物,具有夜行性,属于头足纲中的四腮类,是现代章鱼、乌贼类的亲戚,但并无墨囊[2]

鹦鹉螺是肉食性动物,食物主要是小鱼、软体动物、底栖的甲壳类、特别以小为多。经人工驯化后可在白天喂食,吃食冷冻的鱼肉、鱿鱼及虾等。在暴风雨过后的夜里,鹦鹉螺会成群结队的飘浮在海面上,被水手们称为“优雅的漂浮者”。

鹦鹉螺雄雌异体,交配时,雄性和雌性头部相对,腹面朝上,将触手交叉,雄性以腹面的肉穗将精子荚附于雌性漏斗后面的触手上,雌性的受精部位在口膜附近。受精后短期内即产卵,仅产几枚至几十枚,但卵较大,为40×10毫米。

鹦鹉螺现仅存于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亚热带和热带海域,我国台湾、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均有发现。但分布在西太平洋及印度洋珊瑚礁的鹦鹉螺 是现今仅存的极少数头足类,而且仍然带有外壳,在古生物学上很有研究价值。

鹦鹉螺和大家熟知的大熊猫一样,均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它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峡、海南岛、西沙、南沙群岛附近海域。现在只有中国、日本等少数国家有活体鹦鹉螺标本。所以,鹦鹉螺是一种极为珍贵的动物,其价值和学术地位与大熊猫同等重要,应加强保护[3]

大杳蕉伊入久久动植物标本馆有鹦鹉螺标本2件,一件不完整,信息不祥。

图2大杳蕉伊入久久动植物标本馆鹦鹉螺标本

参考文献

[1]董正之.现生鹦鹉螺类的地理分布【J】.海洋科学,1987(4):52-55.

[2]李湘涛.鹦鹉螺【J】.动物之美.2006(7):34.

[3]刘凤仪.鹦鹉螺应该得到保护【J】.大自然.1997(5):41









上一条:大杳蕉伊入久久动植物标本馆9月科普活动日展览

下一条:

【关闭】